Dear,
距離上次發信一個半月過去了,這段期間過得還好嗎?我想你也是每天為生活忙碌、奔走著吧!
託大家的(祝)福,五月我們順利搬到新家。原來可以放心地好好睡覺,是這麼幸福的一件事。
搬家之外,今年五月有兩個特別事件:聖托里尼旅行、我獨自在家兩週。前者的分享,目前我都放在IG上。這封信就來聊聊有關後者的一些小事吧!
/
算一算上次獨居,已是2018年的事,那時我還在台北。這次A為了好友的單身派對,以及一些雜事,需要離家半個月。老實說,在他出遠門的起初三天,我非常不習慣——米的量抓錯,覺得家裡好空,總在傍晚前拉起窗簾深怕別人知道只有我在家。
三天後,黑夜的未知色彩漸漸褪去。我慢慢抓到獨自生活的韻律:
早上起來順手把床鋪好,手機接上藍芽音響,播放喜歡的Podcast節目,一邊做飯打掃。忙完整天工作,大炒特炒A不愛吃的蕃茄蛋、嘗試新研究的馬鈴薯燉肉食譜(我不擅長挑肉,幸好有肉鋪店員推薦,結果好吃得喜出望外!)晚上一人佔據整張沙發,Netflix轉來轉去,心情跟著愜意起來。
跟著直覺走入兔子洞
在認識A之前,我寫日記的習慣持續了八年左右。每天發生的大小事,都有日記聽我說。同居後,A變成我的日記,承接我的高低起伏。
獨居期間,加上本身是遠距工作,我多了很多時間與自己相處,腦海裡的聲音變得很大聲。我突然渴望實際書寫,於是買了一本薄薄的手帳,和一支滑順好寫的原子筆。想知道內在直覺,將帶我前往哪裡。
我是到這次才發現,手寫和電腦打字帶給我的感受是如此不同。
拿起筆,在一片空白上自由書寫,感覺很釋放。動筆當下,少了措辭、選字,我幾乎是放空般,任由潛意識的風,吹動手上的帆。
恰巧那時在Netflix上看一部紀錄片《Stutz的療癒之道》,記錄演員Jonah Hill與他的心理治療師Phil Stutz的對談。影片主旨上是分享Stutz的工具(協助個案將遭遇的困難,在思考上簡單化的心理自助方法)。同時,我也在兩人坦然、時而認真時而幽默的分享下,對人生有新的體會。(推薦收看!)
/
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.
片中Stutz提到的一個概念——生命力(Life Force)。
他說:「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走,想認清自己,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啟動你的生命力。」
生命力共分成三層(請想像一個金字塔):底層是Body(身體),中層是People(人際關係),上層是Yourself(你與自己的關係)。
迷茫的時候,先從鍛鍊身體、調整飲食、注重睡眠開始。這三件事做好了,整個人85%的狀態都好了。
至於人際關係,就像是攀岩用的岩釘。忽然欲墜的時候,與他人互動就像把手,能將你重新拉回生活中。其中的重點是你必須主動,找人聊天、吃飯都好,再微小的互動都能帶來積極影響。
最後,與自己的關係,可透過書寫來與個人潛意識相接。當你開始寫作,你的文字就像一面鏡子,反映了個人下意識正發生的事。了解那些事情,我們能一步步增進與自己的關係。
We are what we do.
「迷惘的時候,不要試圖去弄明白,隨它去。先從你的生命力下功夫,做好這三件事,其他事情都會水到渠成。」
那天我看到這裡,突然覺得一切好像沒有我想像得複雜,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。
於是我也在手帳裡,畫下我的生命力金字塔,想想自己哪裡做得很好(繼續維持👏),哪些地方可以再多關注一些。
此外,我還得到一個體悟,就是「We are what we do(我們的行動造就我們)」五月,我花太多時間試圖去弄明白一些事情,但到頭來問題並沒有解決,思考反而變得更毛躁。
想少一點、做多一點,是我給自己的新期許。如果真的想要大想特想一番,不如順道拿支筆,把內心源源不絕的思緒寫出來,和潛意識聊聊天。
以上是我的近期生活心得,希望你喜歡!
/
給想要嘗試書寫與自我面對面的人
通常我的作法是腦中閃過什麼,就迅速寫下來。不過我想應該也有不少人看到空白紙,反而不知該怎麼下手,所以找了一些書寫的ideas,給想試試看的人。
日誌:今天發生什麼事,單純描述。如果察覺一絲相關感受,也將延伸感想記下。
感恩日記:之前的一封信我有專門介紹感恩日記,有興趣可以點這裡讀那封信。
回憶日記:想像你的過去是一片海洋,你縱深跳入,從中拾取一顆記憶石頭。記憶片段再隨機、再微小都沒關係,把它寫下。
主題日記:如果你有特別熱愛的事情,可以將那件事設為主題,記錄自己的感受想法。(例如:閱讀、網路人群、煮食、電影影集、學習等)
我覺得寫作主題可以是包羅萬象的,甚至是莫名想到的奇怪冷笑話。因為我相信無論文字瞄準的是外在還是內在世界,那皆是個人內心的映照,我們都能從中看見獨一無二的自己✨。
這陣子,我喜歡:
Language Reactor:Google的一個plugin可以讓YouTube出現中文及外語對照字幕(之後我應該會蠻常推薦一些外語影片,如果是聽力苦手,推薦下載這個外掛)
Growing up "Ugly" & pretty privilege is REAL:一支YouTube影片,談論醜小鴨的成長心路(前面是Via自述自己的成長經驗與看法,9:27後是回顧後的啟發與結語,非常喜歡)
歐洲數位遊牧很夢幻嗎?跨領域創作者旅歐心得大公開:我上喬西咖啡沙龍的訪談出來了!聊了這一年來的生活大小事,朋友都說很像和我在咖啡店面對面聊天,歡迎收聽😍
不曉得你喜歡這個新規劃的連結分享區嗎?
最後也同步分享我的YouTube頻道以及分享作品的Instagram帳號。
如果你最近有任何喜歡的事物,也歡迎推薦給我🥰影集/音樂/食譜/網站/人物等等都好,期待你的分享。
關於照片的使用範圍
只要是非商業用途都可以!例如:
☑️作為私人收藏,如手機桌布
☑️分享到自己的社群(標註出處即可 @chloewang.co )
以上只是舉例,使用範圍不限於這兩點。若有疑問,都可以和我聯繫 ☺️
讀UCA插畫所那年 – Ep6 以針代筆的Vanessa Rolf
上一集Ep5分享學校的版畫工作坊,聊到擁有各形各色的工作坊,是其中一個我很喜歡的學校特點。
另一個就讀期間,讓我印象深刻也非常滿意的,是指導教授定期安排的客座分享。今天要介紹的藝術家Vanessa Rolf(以下簡稱Vanessa),正是其中一位。
不想上妝的日子單擦也很美 – Haptiqbeauty精油唇膏
在國外生活的這幾年,逐漸留意到的是自身消費意識的轉變。以前買東西,喜歡、價格合理,就會放入購物車。而現在,產品製造地、成分、是否進行動物實驗、參與的勞力是否被合理對待等,都是會多留心的項目。
從英國到歐洲,在許多網路店舖裡,你總會看到Sustainability(永續性)相關的頁面。
這是我的第十封電子報,文末想特別表達我的謝意!
謝謝所有訂閱,回信、私訊和我表達喜愛,以及交換心得的你🐥
讓我感受到支持與愛🥰衷心感謝
祝 盛夏明亮 日日清爽 🐳
Chlo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