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i there,
不曉得正在讀信的你,最近生活是什麼風景?
從上次寫信到現在,我大休息了幾個月。不只內容創作微停更,去年我更陸續告別幾個穩定合作的案子。
如果以一季為單位,2023 Q3、2023 Q4、2024 Q1,以及即將展開的2024 Q2,我的每一季如春櫻、夏綠、秋楓與冬雪,四季分明。其中的變化,我也是寫到這裡,驀然回首才驚覺365天,可以如此變換莫測。
上一封信,我寫下:「好像自從決定四處旅居的那一刻起,我們的生活就像在浪潮中舞動、順流。」
關於順流,最近我有一個更深刻的畫面——我覺得我們像乘著一艘小船。雖然手上有槳,但能決定我們往何方去的,除了自身划動的力量外,還有不可控的潮汐與風浪。
「辨認哪些是自己能使力的,哪些與自己無關,要放下。」是一路來的功課。
/
前幾週去辦事時,遇到一位年輕的服務人員。當她得知我即將前往歐洲,雙眼瞬間有光,悄悄和我說,她學習外語多年,一直有個歐洲夢。
我看著她的眼睛,還來不及接話,她忍不住接著問:「在歐洲生活,是什麼樣子?」眼神中盡是期待。
我腦中瞬間放起幻燈片,每一幀深刻記憶,以0.01秒之姿,奔騰而過。
礙於時間壓力,當時我只能粗淺給予中規中矩的答案。但最後我補上更重要的——如果這是她真心想要的體驗,祝福她能順利實現。
我回想去英國唸書前,在一場語言交換活動上,有位同桌的美國人問我:「你這麼想去英國,甚至下定決心畢業後要留下來工作,你對英國生活了解多少?」
我說零。
他給我一個「你真是天真又大膽」的莞爾表情。
若以結果論來說,年輕的我的確過於天真,甚至預想了一個被後來自己推翻的未來。
但人生不就是這樣嗎?
我們永遠無法在現在這個時間點,窺視100%的未來。即使我們觀察力再敏銳、再有遠見、做再多功課。未來總能以它無邊的力量,展示我們從未設想的可能,使我們臣服在宇宙的劇本下。
旅居近兩年心得
既然英國生活不是追尋的終點,那移居生活是嗎?
隨著「四卡行李箱+兩個後背包生活」即將屆滿兩年,是時候來個心得紀錄。
對於這樣的生活型態,我們目前的想法是——不會是永遠,但還不打算結束。
不會是永遠的原因:我實在太喜歡我的各式收藏,也無法割捨各式實體創作的快樂,例如刺繡、底片沖洗、粉彩等等。旅居為求行李簡便,我必須先將那一塊的理想自我,擺在未來。
再來,每到一個新的地方,都是一個砍掉重練。小至早餐要去哪裡解決,大至如何整合手邊的人脈資源,規劃好玩的project。確實每一天都新鮮好玩,但如果有特別想要實現的事情,人生地不熟的確讓一個人的力量受限。
還不打算結束的原因:這兩年體感上來,有如五年。我想這是因為——四處旅居是我們一直想要,而現在終於有機會做的事。對於渴望各種體驗的我們來說,生活場景的次次變換,讓我們真切感覺活著。
此外,無論落腳何處,都是期間限定。明確的停留時間,開啟內心加倍體察的開關。使得同樣的時間長度,在生命裡留下更深的刻痕。
/
當初決定旅居時,一方面也是我們拿不定主意要在哪裡定居。想說不然就藉由這種生活方式,體驗之餘,順便探勘未來的可能。
不過兩年後的現在,這樣的念頭越來越淺。不是不打算定下來,而是兩年間的點點滴滴太過豐沛。於我而言,這不再是尋找答案之旅。旅程本身,即是答案。
無論是落腳定居,還是四處遊走,都是生活。也許明年我們會持續在路上,也許……。
擁抱開放式的未來,相信一切終會水到渠成,是我這兩年來抱持的人生哲學!
給想嘗試旅居,但尚未開始的你
在我的經驗裡,旅居不只是時間、預算的天時地利,自己本身也要具備足夠的能力與心理素質。
例如,我和好友在大學期間,曾申請「美國暑期打工旅遊計劃」。最後流程走一半打退堂鼓,因為我發現自己心理上完全沒準備好(當時我連一個人在台灣獨旅都不敢)。
當然有些人是機票買了、房間訂了,就可以出發的類型。但我不是,所以你也是這種比較謹慎的性格,歡迎參考我的小心得!
不確定怎麼開始,請由淺入深
「淺」:時間短、熟悉地點、結伴
「深」:時間長、陌生地點、獨自
最初,可以從短期又熟悉的地方開始。
例如,你是北漂上班族,只熟台北捷運周邊。那就找個週末,和朋友來個陽明山一日遊。
接著,慢慢將其中一個變因、兩個變因,由淺轉深。
例如,獨自來個宜蘭二日遊,或是進階一點——與好友到台灣外島打工換宿一個月。
藉此一步步訓練自己獨立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一些體驗國外生活的管道
如果你是學生,除了校內的交換學生計畫外,政府機關也有提供培訓或交流計畫,如教育部海外培訓計畫、外交部國際青年大使交流計畫等。若有意願出國深造,但有預算限制,可以上「我的E政府」,選擇「就學」,就能看到不少和出國留學、海外實習有關的獎助方案。我自己則是透過教育部留學貸款出國,但現在持續還款中,建議謹慎評估!
如果你偏好體驗到國外工作、生活,那打工度假或許更適合你。只不過蠻多國家有申請者必須30歲以下的規定,自己需要留意時間,尤其在名額有限的情況下,申請沒抽到是很正常的。我本身沒有打工度假的經驗,但身邊有一些朋友都是「以打工度假為跳板後來留下來」的成功案例。
在外守則:眼睛放亮、心態大方
在外跑跳的日子,除了親自踏上地標景點外,另一個讓旅程獨一無二的關鍵,是和當地交流。與外界接觸時,我奉行著「眼睛放亮、心態大方」八字準則。
「眼睛放亮」:多數國家不如台灣安全,每到一個新環境,我總是隨時留意周遭情況,街頭氣氛、周圍人的穿著表情。東西不離身是基本!如果是無緣無故自己跑來找我搭話的人,我通常都會先保持距離,快速分析眼前人的意圖,如果是可疑人士,就儘速遠離。
「心態大方」:如果會說一點當地語言,就大方講出來吧!點菜結帳時、與店員互動時,雖然這種交會大多短暫,但都是很好的練習機會。而且身在異地沒什麼人對話時,一點點與外界互動,有益身心健康。有時,還會獲取一些在地人才知道的超讚情報。
這陣子我喜歡
Book:湯舒皮圖文新書《家的樣子》,集暖心、好笑、省思於一身的真誠作品
Makeup:OLIO E OSSO多用保濕膏,眼影、腮紅及唇膏一條搞定,適合我這種超級大懶人
Accessories:迪卡儂的有度數蛙鏡。這次回台逛迪卡儂發現,店裡賣的蛙鏡竟然有度數選項。今年第一游馬上來試看看——哇原來水下世界可以這麼清晰!是近期的寶藏
Gallery
關於照片的使用範圍
只要是非商業用途都可以!例如:
☑️作為私人收藏,如手機桌布
☑️分享到自己的社群(標註出處即可 @chloewang.co )
以上只是舉例,使用範圍不限於這兩點。若有疑問,都可以和我聯繫 ☺️
Blog新文上架
希望無論處在哪個階段的你,都能在生活浪潮中,找到內在安定力量。
Chloe💖
我的其他出沒地點:Instagram、YouTube、Blog
小聲說:歡迎善用Substack最讚的地方——👇「按愛心」或「留言」與我互動🥰
看到更新了好開心!!!看到國外生活的部分超級有共鳴,光是認識你們就覺得我去英國這趟值了!🥹 讀到你們的旅居心得也覺得好暖,期待看著你們的小船會去哪裡(擁抱開放式未來👏)
然候看到度數蛙鏡也笑出來哈哈太可愛!!第一次戴的時候也超驚艷,像解鎖了不得了的技能!😆突然想到學游泳這件事也是妳旅居生活的開始,沒想到只是短短兩年前,太神奇了~~(精彩充實度真的是像其他人的五六年!)
(不確定直接回覆 email 看不看得到,決定貼到這邊嘿嘿)
好喜歡這篇💛也好有同感☺️